讓你愛不釋手
剛進入2018年,科學家就給愛吃巧克力的人帶來了壞消息,說由於可可原料日趨欠缺,巧克力可能會在40年內消逝。
得出這一結論的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一群科學家。他們的查詢拜訪顯示,全球變暖的趨勢和愈來愈乾燥的天氣可能會是可可這一農作物消逝的罪魁罪魁。

(圖片來自:Business Insider)
我們知道,可可豆是巧克力的主要成份。這類數百萬年前起源於南美洲的植物,只發展在熱帶的常綠雨林較低層,需要溫暖的天氣和充分的降雨。此外,可可樹的發展十分緩慢,栽種5到7年後才可生產出可可豆,並且可可樹對真菌感染也特別很是敏感。
當今,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巧克力都產自西非的兩個國家—科特迪瓦和迦納。然而,這些區域很快將變得不再合適可可發展。按照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經管局的數據,到了2050年,氣溫上升將鞭策今天的巧克力種植區域上升1000英尺(304.8 米)以上,進入到目前屬於野活潑物領地的山區。

(圖片來自:Flickr)
不外,科學家們感覺可可還是可以再急救一下的。今朝他們正在使用一種叫「CRISPR」的新手藝來修改植物的DNA,如果嘗試成功,可可或許可以或許順應分歧的天氣條件。
一旦可可減產,乃至停產,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雀巢、瑪氏和百樂-嘉利寶(Barry Callebaut)這些知名的巧克力廠商。這幾家公司的代表在加入2015年的結合國天氣變化大會時,就認可天氣轉變會對農作物帶來風險,並且也一向在進行一些努力。

(圖片來自:ibtimes)
瑪氏在這項名為「一代人的可延續成長」計劃中,許諾將投入10億美元,目標是到2050年時將其營業和供給鏈的碳足跡削減到60%以上,與加州大學合作的這項DNA革新研究,也是該設計的一部份。
「我們全力以赴」瑪氏的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巴里·帕金(Barry Parkin)向Business Insider默示,「明顯人人都在等候,但說真話,我們認為實現這一方針的速度並沒有那麼快。」
(圖文授權自愛范兒)
★更多新聞報導
下週強冷空氣報到 台北恐降10℃以下
本年首颱布拉萬生成 中南部明起有雨
買「裸蛋糕」別的收塑膠袋錢?業者澄清:可持發票回店退款
公費疫苗庇護力剩3成!猜錯病毒株 本年恐是流感大年
禽流感提早報到 12月來撲殺近4萬隻雞鴨鵝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概念。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本文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E7%A7%91%E5%AD%B8%E5%AE%B6%E8%AA%AA%E7%94%B1%E6%96%BC%E6%B0%A3%E5%80%99%E超值推薦